為提高我區香蕉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水平,推動化學農藥減量增效,遏制違法使用水果禁用農藥問題,常規農藥殘留超標問題得到有效管控,保障香蕉生產、果品質量及生態環境安全,制定本方案。
一、防控目標
香蕉種植區主要病蟲害防治處置率達到90%以上,總體防控效果80%以上,危害損失率控制在10%以內,香蕉鮮果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。
二、防控策略
貫徹“預防為主,綜合防治”植保方針,強化綠色植保理念,科學運用農業防控、生物防控、理化驅誘等綠色防控技術措施,科學合理使用安全、高效、經濟的農藥,保障香蕉生產、果品質量及生態環境安全。
三、防控重點
主要病害有枯萎病、葉斑病、黑星病、葉鞘腐爛病、炭疽病、花葉心腐病、束頂病、根線蟲病等;主要蟲害有蚜蟲、斜紋夜蛾、褐足角胸葉甲、薊馬、象甲、交脈蚜、紅蜘蛛等。
四、防控措施
(一)農業防控
1.種植抗病品種。選擇種植適應性強、綜合性狀優良的抗枯萎病香蕉品種,配套相應的栽培技術,有效遏制香蕉枯萎病蔓延危害,實現對枯萎病的可防可控。
2.合理輪作。園地避免長期連作香蕉,要進行合理輪作,減少病蟲源的積累,香蕉枯萎病發生嚴重的病區,可與水稻、甘蔗、木薯等作物輪作2—3年,再種植抗病品種。
3.改良土壤。施用草木灰、堿性肥料或土壤調理劑等調酸改土,土壤pH值調至5.5—6.5為佳,增施生物有機肥,提高土壤有機肥力,增強微生物群落的豐度和多樣性,抑制香蕉枯萎病等病害蔓延危害。
4.健康栽培。選用健康種苗定植,合理密植,增強果園通風透光性;開花后及時抹花,減少薊馬等害蟲對幼果的危害;保持田間整潔,及時清理病葉、病殘體和田間雜草,減少病蟲滋生。
5.抗逆栽培。寒害、熱害等導致香蕉根受損,植株衰弱,及時促根壯苗,提高其抗病蟲能力。
6.水肥管理。合理灌溉,避免積水、澇害、干旱;依據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和季節營養需求,合理施肥、平衡施肥,注意氮磷鉀合理配比,中后期補充施用鈣、鎂、硼等中微肥,滴施或淋施海藻素等有機液肥,增強植株活力,提高植株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,大力推廣滴灌、微噴灌等水肥一體化技術,以少量多次為原則,減少肥料對香蕉根系的傷害。
7.果實套袋。果實斷蕾后果指開始上彎時,噴施預防性藥劑后套袋,防止病蟲為害果穗。
(二)生物防控
1.保護和利用天敵。人工釋放或保護利用自然界中的寄生蜂赤眼蜂、擬小食螨瓢蟲、食蚜蠅、植綏螨等多種天敵,利用天敵的控害作用降低害蟲種群密度。
2.生物生化制劑防控。使用植物源農藥等生物生化制劑,選用蘇云金桿菌防治香蕉弄蝶,選用吡茴蒿素或阿維菌素等防治蚜蟲,選用蘇云金桿菌、斜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等防治斜紋夜蛾,選用芽孢桿菌、木霉菌灌根防治香蕉土傳病害。
(三)理化驅誘
1.人工捕殺。對于香蕉象甲、香蕉弄蝶等個體較大的害蟲,可采用人工捕捉的方法進行防治。
2.物理驅避。在香蕉苗圃地,可在育苗大棚周圍掛上銀灰色網驅避蚜蟲。
3.燈光誘殺。利用害蟲的趨光性,在害蟲成蟲始盛期,每15—20畝掛黑光燈或電子振頻誘蟲燈一盞,連片掛燈,誘殺香蕉象甲和斜紋夜蛾等害蟲。
4.色板誘殺。利用害蟲趨藍趨黃的習性,懸掛可降解的藍板誘殺薊馬,懸掛黃板誘殺蚜蟲等。
5.糖醋液誘殺。用糖醋液、果蔬、甘薯與豆餅發酵液中加少許敵百蟲的混合物誘殺斜紋夜蛾成蟲。
(四)科學用藥
結合病蟲害監測預報技術,選用安全、高效、經濟的農藥進行精準防控,按農藥標簽控制用藥劑量和用藥次數,嚴格遵守農藥安全間隔期,輪換用不同作用機制的農藥,做好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,提高科學安全用藥水平。